你好,欢迎来到福州博医汇中医馆官方网站!
2023-06-07 15:26:44
浏览:
近期,福州各地都在开展乙肝筛查活动, 乙型肝炎病程长、变化大、治疗难、预后差,尤其是慢性乙肝容易转为肝硬化,甚至肝癌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。
乙肝为何如此高发?又为何容易被忽视?如何避免伤肝造成的严重后果?本期小博专程请教了专擅内科的肖丹医生,一篇讲清关于肝病的困惑,一起守护我们的小心“肝”。
乙肝见怪不怪?切勿掉以轻心!
我国是一个乙肝高发的国家,一方面,由于早年卫生条件欠理想、乙肝疫苗尚未普及,在50岁以上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非常高;另一方面,乙肝有一定的隐蔽性,很多人在感染后并无明显不适,只是乏力、腹胀、右上腹隐痛、厌油腻、精力衰退等,如果健康意识不强、没有定期体检习惯,感染后不易发现,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……
基础感染率高、早期症状不明显,再叠加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,导致了乙肝的高发。
肖丹医生说:
因为高发常见,可能大家对乙肝已经见怪不怪了。但实际上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,造成肝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。
其实从感染乙肝病毒到肝硬化、再到发展为肝癌,有一个漫长的过程,往往超过10年,在这期间,是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医生进行干预、阻断肝癌的到来的。可惜的是,很多患者对乙肝没有充分的认识,见到很多人都有什么“大三阳”、“小三阳”,就不以为然,以为乙肝只是一个普遍的小病毒,不需要治疗,甚至继续伤肝的不良生活习惯,真的非常可惜。
养护小心“肝”的秘密?就在日常
肝为五脏之一,有藏血、疏泄、开窍于目等功能,同时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毒器官。俗话说“肝脏不好,未老先倒”,一旦肝不好,身体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,可见肝的健康对于整个身体都至关重要。
在中医的理论中,乙肝多由湿热疫毒、饮食不节(洁)以及正气亏虚所致,其中湿热疫毒侵人是外因,饮食不节(洁)、正气亏虚是内因。外感湿热疫毒,侵犯肝胆、脾胃,由此产生症状,还可能久病伤及气血,阴损及阳,涉及心肾。
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后,有的人发病,有的人不发病?正是因为邪为外因,正气为内因,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故不发病,只有正气不足,正不胜邪才致病。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固本养正是养肝护肝的根本之道。
肝脏怕这4件事
01酗酒
酒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来说极其不利,酗酒会增加酒精肝的风险。
(酒精肝包含了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纤维化、酒精性肝硬化。)
02熬夜
该休息时不休息,会引起肝脏血液循环代谢过于亢奋,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。
时间长了身体支撑不了高负荷运转,对于整个免疫系统基础代谢都有很大影响。
03人抑郁易怒
抑郁的人常“肝气郁结”,易怒者则会导致肝气横逆、肝阳上亢。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。
04饮食不节,喜食油腻
吃太多油腻食品,常点外卖,容易导致脂肪代谢紊乱,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脂肪肝。
如何养护小心“肝”?
01 饮食清淡,尽量少吃宵夜(少油,少糖,少盐,不辛辣);
02 戒掉烟酒、不吃霉变食物;
03 适量有氧运动(慢跑、散步、瑜伽、爬山等);
04 调整心态,稳定情绪(少生气、郁闷、抑郁);
05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(每天至少保证6~8小时睡眠时间,忌过度劳累);
06 定期体检,早发现早治疗(尤其有家族病史者更要重视)。
肖丹医生说:
希望大家多关注自己的身体,该调养的调养、该治疗的治疗,在小毛病的时候就重视起来,不能因为它广泛而且高发,就觉得是个普通事,更不要等到肝硬化、肝癌了,再去跑医院,就太迟了……
千古智慧,博采众长
中医用疗效说话
对于肝脏疾病而言,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。中医古籍中无“肝炎”病名,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,应属中医的“疫毒”、“黄疸”、“胁痛”等病证范畴。
中医在治疗乙肝上有独特的理论及丰富的经验,讲求整体辨证施治,不是只靠某一味药物,而是靠调整人体脏腑的平衡从而实现扶植正气、驱邪外出。
辨证施治
乙肝病机复杂,病变波及多脏腑和全身阴阳气血,故辨证复杂,分型较多。
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肝胆湿热证、肝郁脾虚证、肝肾阴虚证、瘀血阻络证、脾肾阳虚证,患者可以单有一种,也可以多种并有。
单人单方
影响慢性乙肝的因素错综复杂,治疗时中医更能充分辨证,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病症和体质,针对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能够减少毒副作用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,这也是中医的优势所在。
破解耐药难题
慢乙肝治疗,目前西医以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为主,当患者对药物不敏感、或长期应用出现耐药时,配合中药治疗可弥补西药的不足,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。尤其是在一些高乙肝病毒数量、但是肝酶肝功正常的患者身上,中医药的效果会更好。
抗纤维化
肝脏纤维化或是硬化的肝脏会出现形状变小变形,弹性降低,无法维持正常功能,患者就会出现各种不适,引发各类并发症。
中医擅长通过调节免疫来阻止肝脏纤维化,修复受损肝细胞。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抗纤维化作用是有中西医共识的,相关的中成药制剂已在临床上被大家广泛使用,而西药没目前还没有抗肝纤维化的药物,这也是中医治乙肝的一大优势。
中西医结合
现在中医也会借助一些西医的生化指标,更利于评估疾病和观察治疗的确切疗效。
对于肝病的治疗,中西医结合,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,加入一些对乙肝病毒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,以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的效果。
肖丹医生|调养花草方:
俗话说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最后我整理几个小花草茶的方子,都是调养型的,大家平时可以喝一喝,养一养;
平时已经有点脂肪肝的问题了,但是工作忙,没空去锻炼,可以喝些山楂、决明子,荷叶茶;
如果说血压高了,我们讲肝阳上亢,可以喝一点夏枯草;体质比较凉不太耐受的话,加一点川芎进去;
女性比较容易生闷气,月经经血不是太顺畅的,喝一些玫瑰花茶;
肝经湿热比较重的,湿方茶也可以用。
市面上的成品茶是固定剂量,平时没事喝一点影响不大。但如果你想要长期坚持调养的话,建议到医生这边辨证之后,根据个体情况去针对性配茶方,效果会更好。
肖丹医生|养肝护肝绿色通道
扫二维码咨询/预约